4月9日,“黑土粮仓”科技会战2025年度工作推进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院省协同创新,构建起覆盖全域的黑土地保护技术体系。
“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是2021年中国科学院联合黑吉辽蒙三省一区,启动实施的农业科技大会战,通过原始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与成果推广应用,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科技支撑,为实现黑土地永续利用提供科技解决方案。
据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介绍,“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研发的系列原创技术中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12项、黑龙江省农业主推技术25项;在黑龙江省完成海伦、建三江、齐齐哈尔3个万亩核心示范区建设,技术模式累计推广应用面积2.4亿亩次;构建了“龙江模式”“三江模式”“全域定制模式”等适宜黑龙江省不同类型黑土区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技术模式,为国家和地方黑土地保护重大工程提供科技支撑,形成了黑土地保护利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通过院省协同攻关,合作双方充分发挥黑土地资源禀赋、现代农业优势、技术与人才优势,在退化阻控、健康培育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形成了一批可推广的技术模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副局长许航表示。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庞海涛说:‘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锚定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目标,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探索黑土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总结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龙江模式’‘三江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综合产能提升。今年‘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已步入第5个年头,双方将深入落实科技会战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科研攻关,完善支撑体系,共同保护好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龙江力量。”
会上,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优良品种及主推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撑。东北地理所与海伦市、北安市、密山市人民政府分别签署了科技创新合作协议,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大学、佳木斯国家农高区、北大荒农垦集团等机构签署协议共同推进黑土地保护技术研发与推广,与富尔集团——富尔五大连池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大豆品种转让协议。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士英 见习记者胡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