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以暴制暴”能防治鳄雀鳝么?答:不能

  • 来源:水生所
  • 日期:2022-09-19
  • 3824

鳄雀鳝(Alligator gar)学名Atractosteus spatula (Lacepède, 1803),隶属于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雀鳝目 Lepisosteiformes、雀鳝科Lepisosteidae、大雀鳝属Atractosteus。雀鳝目属于全骨鱼类(Holostei),是鱼类中比较古老的一个类群,其出现时间为二叠纪晚期,早于真骨鱼晚于软骨硬鳞鱼。目前雀鳝目仅存1科2属7种,包括古巴雀鳝、热带雀鳝、长吻雀鳝、短吻雀鳝、斑点雀鳝、佛罗里达雀鳝以及鳄雀鳝,其余科属均已灭绝。大量的雀鳝目化石存在于白垩纪时期,彼时恐龙正统治着陆地,所以雀鳝可谓标准的“活化石”。

  

图1 现存的7种雀鳝。1:古巴雀鳝;2:热带雀鳝;3:长吻雀鳝;4:短吻雀鳝;5:斑点雀鳝;6:佛罗里达雀鳝;7:鳄雀鳝。(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形态及生理特征 

  鳄雀鳝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淡水巨型肉食性鱼类,一般体长1~2米,最大的可达3米,也是现存7种雀鳝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同时也是北美地区最大的淡水鱼之一。鱼身细长呈长筒形,背部呈橄榄绿棕色或褐色,腹部通常是白色或淡黄色。 

  鳄雀鳝最为显著的特征,是那长得像鳄鱼一样的前突吻部,上下颚密布着两排匕首般锋利的牙齿,形似鳄口,它的名字也正来源于此。鳄雀鳝最令人惊叹的就是它那排列紧密,硬度堪比牙齿的超硬珐琅质鱼鳞,也被称为骨质鱼鳞,莫氏硬度达到5,比普通钢铁还要硬,防御属性很强。鱼鳞的坚硬程度足以让它躲过许多凶猛食肉动物的威胁,所以它的天敌并不多,这是鳄雀鳝可以在地球上生存这么久的原因之一。 

  鳄雀鳝适应力强悍的另一大表现,是它们极为特殊的呼吸系统。鳄雀鳝有着自己独特的呼吸方式,除了正常的鳃呼吸,鳄雀鳝还进化出了厚实、海绵状和高血管化的鱼鳔,能够像肺一样辅助呼吸空气,即使在缺氧的条件下,也可以利用鱼鳔来获得氧气,这就保证了鳄雀鳝不仅能够栖息在大多数其他鱼类会窒息的水体中,甚至离水还能存活一段时间。 

  

图2 鳄雀鳝

  

图3 鳄雀鳝的牙 (图片来源:Cathleen Bester) 

  

图4 鳄雀鳝高度血管化的鱼鳔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栖息地偏好及分布范围 

  鳄雀鳝喜欢单独生活,常年栖息于热带及亚热带的河流、湖泊、沼泽等淡水环境中,但也偶尔进入河口或海滨等咸水区活动,因此从淡水湖到咸沼泽,从河流入海口到海湾,都有它们的身影。调查还发现鳄雀鳝的运动具有季节性,并与水温有关:在寒冷的季节,个体移动速度较慢,主要栖息在非河道水域中,隆冬季节常潜入深水区进行休眠;而在温暖的季节,移动速度变快,主要栖息在主河道水域中。 

  雀鳝目的化石在近1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于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包括北美西部、欧洲、非洲、马达加斯加、印度以及南美洲的部分地区,现生的雀鳝是标准的“活化石”。现存的雀鳝目仅分布于北美东部的淡水水域,北至美国蒙大拿和加拿大魁北克南部,西至蒙大拿,以及中美洲和古巴地区。而鳄雀鳝只生活在密西西比河下游河谷,包括西部的俄克拉荷马州,北部的阿肯色州,南部的德克萨斯州和墨西哥的部分地区,以及东部的佛罗里达州。最近的调查表明,该物种在美国东南部的许多地区正在减少或消失,但德克萨斯州的种群规模依旧很庞大。 

  

图5 已发现雀鳝目化石记录位置 (地图及数据来源:古生物学数据库Paleobiology Database)

  

图6 鳄雀鳝种群分布现状。浅灰色区域:从未出现;深灰色区域:分布情况未知;黄色区域:人工放流;绿色区域:繁殖区;橙色区域:存在但无繁殖记录;红色区域:已灭绝。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食性与捕食方式

  鳄雀鳝为生性贪婪的肉食性鱼类。幼鱼以小鱼和昆虫为食,成鱼则捕食水里几乎所有的活物,包括各种鱼类、甲壳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中小型哺乳类甚至腐肉。几尾鳄雀鳝就可以轻松吃光一整个湖里的鱼。鳄雀鳝锋利的牙齿虽然能刺穿猎物,却没有咀嚼功能,它们进食时只能依靠头部和下颚骨骼的运动产生强大吸力吞食猎物,这就导致不少研究者在它们的胃里发现过渔具和船只引擎部件,其贪婪程度可见一斑。 

   

   

  

图7 鳄雀鳝进食时头骨和下颚运动过程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4)
   生活史特征

  鳄雀鳝的寿命很长,大多存活26-50年,寿命最长的可以活75年,幼鱼期生长得非常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长速度会减慢。此外野生的鳄雀鳝生长速度要快于孵化场养殖鱼的生长速度。鳄雀鳝能存活一亿年之久也得益于它的繁殖特点,每年5-8月产卵,一次会产下15-28万颗。鳄雀鳝的鱼卵为浅黄色至橄榄色,具有粘性,易于附着在水草或砾石上,孵化期大概6-7天,孵化成功率高,值得注意的是鳄雀鳝的鱼卵中含有“鱼鳞毒素”,具有剧毒,这种毒素可以抵御甲壳类捕食者,如果其他鱼类吞食也会死亡,且这种毒素对人类同样有效,因为是一种蛋白质毒素,误食能够引发疾病。雄性6岁左右性成熟,雌性则为11年。鳄雀鳝一般体长1~2米,体重45~72千克,最大的能长到3米甚至更长,这个体型在淡水鱼中绝对算得上“淡水鱼霸主”了。2011年,在美国密西西比州捕获的一条鳄雀鳝是目前记录在册的最大个体,体长达2.572米,体重148公斤。 

  

图8 目前记录在册最大的鳄雀鳝被渔民捕获 (图片来源:fieldandstream.com) 
   生态入侵

  鳄雀鳝通过观赏鱼贸易而漂洋过海,来到我国和北美洲、中美洲以外的其他国家。不幸的是,常常会有一些人把它买回家饲养、观赏一段时间后就失去了兴趣,然后就将其任意抛弃,或者在野生水域随意放生。鳄雀鳝进入自然水体后,土著鱼类会被大量捕食,从而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降低,危害生态安全。如今除了其原产地北美,在世界范围内的多个地方都能在流域中捕捞到鳄雀鳝。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常有渔民或垂钓爱好者发现鳄雀鳝或其他雀鳝的踪迹,例如在广西钦州市、山西临汾市、江西赣县、广东新丰县、东莞市、福建桐山溪、江苏苏州市、浙江温州市和湖南永州市等地都有发现雀鳝的报道。一个多月前河南汝州市中央公园的工作人员在园内的云禅湖中也发现了鳄雀鳝的踪迹,2022年8月27日,云禅湖的两条鳄雀鳝已被捕获,并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但湖内的鱼类已经被这两条鳄雀鳝捕食得所剩无几,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图9 云禅湖两尾落网的鳄雀鳝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危害及防害措施

  在原产地的北美地区,由于天敌的存在,鳄雀鳝的数量维持在适合的水平,并不会带来很大危害,但这种“淡水杀手”在我国水域暂时没有天敌,它的存在,会对水域内存在的所有鱼类都带来致命的危害。如果养殖场混进鳄雀鳝,其它鱼类就会被全部吃掉,因其鱼卵还具有剧毒性,往往会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此类情况已在重庆、广东等地发生多次。 

  作为大型凶猛鱼类,鳄雀鳝在受到惊吓时,还会出现攻击人类的情况,此外鳄雀鳝的卵和卵巢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而言都是剧毒之物,若食用稍不留意就会发生中毒事故,在捕捉时也很容易被其菱形硬鳞割伤或擦伤。如果发现鳄雀鳝后不及时围剿,该区域的种类和数量很可能持续减少,导致生态失衡。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从2003年发布以来,至今已经发布了四批,共71个物种,目前鳄雀鳝还没有被列入名单中。2021年4月15日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这里面规定了“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内容,要求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管理办法。为此,今年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制定《关于印发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总体方案的通知》,对10种主要的外来水生生物进行全国性普查,其中就包含了鳄雀鳝。 

  鳄雀鳝在美洲本土有美洲鳄、大型猛禽和水獭等天敌,这些食肉动物和猛禽都能够捕食鳄雀鳝。但是在国内的环境下,鳄雀鳝是没有天敌的。有人提出是否可以通过引进这些天敌来制约鳄雀鳝,其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引进这些天敌除对鳄雀鳝有控制作用外,也会对本地其他物种造成破坏。在国内环境中,同样缺乏能够制约这些天敌的生物,这些引进的天敌极有可能会成为新的入侵物种,进一步加剧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总体上来看是弊大于利的。目前,只能通过人工捕捞的方式削减其种群数量,降低其危害。此外,还应在引入阶段加强防控,做好养殖管理,避免养殖个体逃逸进入自然水域,加强对公众的科普力度,避免人为放生鳄雀鳝,从源头上阻断其传播,从而达到预防目的,这也是目前最高效、最经济的手段。 

  结语 

  人们曾给鳄雀鳝起过一个好听的名字“福鳄”,但是当它被人随意丢弃或者是放生,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时,“福鳄”也就成了“祸”而来者不善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放生或者随意丢弃外来入侵物种。另外,也希望各级管理部门能够加强和规范外来观赏鱼类的管理。总之,应对物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Grzimek’s Animal Life Encyclopedia, 2nd edition. Volumes 4–5, Fishes I–II, edited by Michael Hutchins, Dennis A. Thoney, Paul V. Loiselle, and Neil Schlager. Farmington Hills, MI: Gale Group, 2003. 

  2. Omar-Ali, A., Baumgartner, W., Allen, P. J., & Petrie-Hanson, L. (2016). Fine Structure of the Gas Bladder of Alligator Gar, Atractosteus spatul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oxicology, 1(1), 1-8. 

  3. Smith, N. G., Daugherty, D. J., Brinkman, E. L., Wegener, M. G., Kreiser, B. R., Ferrara, A. M., ... & David, S. R. (2020). Advances in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Alligator Gar: a synthesis of current knowledge and introduction to a special section.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Fisheries Management, 40(3), 527-543. 

  4. Lemberg, J. B., Shubin, N. H., & Westneat, M. W. (2019). Feeding kinematics and morphology of the alligator gar (Atractosteus spatula, Lacépède, 1803). Journal of Morphology, 280(10), 1548-1570. 

  5. Sherman, V. R., Quan, H., Yang, W., Ritchie, R. O., & Meyers, M. A. (2017).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iscine defense: The scales of Arapaima gigasLatimeria chalumnae and Atractosteus spatula. Journal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73, 1-16. 

  6. Symonová, R., Majtánová, Z., Arias‐Rodriguez, L., Mo?kovsky, L., Ko?ínková, T., Cavin, L., ... & Bernatchez, L. (2017). Genome Compositional Organization in Gars Shows More Similarities to Mammals than to Other Ray‐Finned Fis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zoology part B: molecular and developmental evolution, 328(7), 607-619. 

  7. Bone, Q., & Moore, R. (2008). 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