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郭进考:一粒种子的坚守

  •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微信公众号
  • 日期:2022-03-21
  • 8159

一粒种子的坚守

——记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名誉院长、小麦育种专家郭进考

       在办公室见到郭进考,活脱脱一个“老农”形象:肤色黝黑,裤腿沾着新鲜的泥。原来,一大早,趁记者还没来,他如常先去麦田转了一圈。这位有5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小麦育种专家,在古稀之年依然劲头十足,对科研保持着纯粹的热爱。

48年坚守育种一件事,耐过数十年清苦寂寞、暑热寒冻,郭进考带领团队先后育成了33个省级以上审定小麦品种,数次刷新河北省高产纪录;实现高产后,又育出全国首批节水稳产高产小麦品种,为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倾尽心血。 

       矢志创新,培育中国人自己的良种

       出生于20世纪五十年代的郭进考,曾和老一辈人一样,有过深切的渴望:“啥时候能顿顿吃上白面馍馍?”石家庄是河北省小麦主产区,但当时亩产低,白面还凭票证供应。1973年,从农校毕业的郭进考被分配到刚刚创立的石家庄地区农科所,从事小麦育种研究。他立志,“要研发高产小麦种,让老百姓过上顿顿吃白面馍馍的好日子。”

       没有育种资源,自己才刚毕业,缺乏育种知识和育种经验,怎么办?“那就从头学,搞调研!”郭进考啃下十几部农业专著,遍访全国各地农科院,寻借种质材料,搜集了500余份育种材料,梳理总结出10万字育种笔记。没有经费和试验田,他就主动帮老百姓干农活儿,争取支持。没有试验设备,他也有诀窍:一把尺子,量株高、穗长;一杆秤,称麦粒重;拿牙咬,判断软硬度、甜度、面筋活性;拿眼瞪,早上看、中午看、晚上看,拼付出、练“眼力”。

       除了客观条件差,育种本身更难。几百、上千个种质材料杂交,就像无数孪生的副本,而优良组合出现的概率是万分之一。为了挑出高产、抗旱、抗寒、抗病等优良特性的最佳融合,郭进考一头扎进麦田里,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观察、记录、筛选,一代一代地挑选、对比;每一类品种,在各个生长阶段长什么样子、有什么优缺点,他了如指掌,硬生生修炼出了“万里挑一”的基本功。没有早八晚五,没有周末节假日,家人同事们都说:“没有天大的事儿,别想把老郭从田里拉回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育成的“冀麦26号”“冀麦38号”两款高产小麦品种相继问世,在大面积种植条件下,小麦亩产从两三百公斤,跨越到六百多公斤,这让郭进考两次登上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冀麦38号”更是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十大品种之一,被列入“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成绩面前,郭进考没有止步,他又瞄准了一个新的方向——节水高产小麦。华北地区水资源匮乏,小麦又是农业生产中的用水大户。他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亩地增产10公斤,少浇一水,河北省3500万亩就能增产小麦3.5亿公斤,节省17亿立方水资源。”他带领团队培育出“石4185”“石家庄8号”“石麦15号”“石麦22号”等一批更加优异的节水抗旱与稳产高产相结合的新品种,实现了“一水保千斤”。节水高产小麦累计种植面积达3.8亿亩,小麦增产105亿公斤,节水125亿立方米,创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

科学研究没有顶峰,在节水情况下再高产是他的新目标,不断创新是他的志向,农民增收是他心头的事。经过多年矢志不渝的不断创新,年过七旬的他又培育出了节水更高产的新品种“马兰1号”,在极度缺水的海河流域亩产突破了800公斤“天花板”。在实打实收测产现场的院士专家们激动地说:“优良品种培育,新型栽培方式的结合,为我国的小麦生产、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躬行田垄,让更多农民学到好技术

       把品种优势转化成生产力优势,最终要靠农民实现。

       节水高产小麦在推广实践中没少碰壁:老百姓还是照老经验种麦子,“庄稼活儿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郭进考意识到,“必须打破老观念,教会农民科学种田!”

       一到播种季、关键管理期,他就四处奔波下田指导。搞农技推广,郭进考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敷衍潦草或者错误的耕种方式,他见了,一定跑上去纠正。农民播种、施肥,他一趟一趟跟着,有的播深了,有的播浅了,他把种子挖出来重新种,特别是有机肥,干了就撒不均匀,他抓起来搓开,告诉大家要撒匀才不影响出苗。整完的田地,高低不平,土块多,影响出苗和产量,他不顾年迈亲自站到拖拉机后的擦板上,指导村民把土地擦平。

       团队和个人的力量有限,他就培训大批种植大户和村农业技术员,就地就近给村民们开现场会。“现在一有麦情,他们就主动跟我讨论应对意见、互相交流切磋。”郭进考笑着说道。 

       光教不行,还要吸引老百姓主动学。郭进考把节水高产小麦示范田“搬”进村里,让老百姓看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去年,邯郸市魏县公议会村村民李西林试种的“马兰1号”亩产超过800公斤,“这个品种成穗多、穗子大、杆子矮、不怕倒,我们非常满意!”现在村里人一见老郭来就围上去问这问那。“今年‘马兰1号’光种子就卖了15万斤,推广面积达4000多亩。”大地种业公司的张艳亮,20多年来只卖郭进考团队研发的种子,“老郭育的小麦种,大伙都信!”

       几年,辛集市马庄乡木店村的农业技术员夏建勋工作内容变化不小,“往年也就例行讲讲病虫害防治、农药用量,没啥干头,现在小麦耕、种、管、收的关键环节都有技术指导,小麦增产了,村民前来咨询技术问题的越来越多。”自从“拜师”郭进考团队,他干起工作越来越有劲儿了。

“让每一粒种子产出更多的粮食,让每一寸土地生产更多的小麦,让更多农民学到好技术,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郭进考对未来最深切的期待。

       甘为人梯,鼓励青年人才创新超越

       手拂麦浪,行家就能知道这一亩麦子能抗几级风、产多少粮。投身育种大半生,郭进考深知好经验领路的重要性。如今,他常常自比“老中医”,要把一身“功力”倾囊相授。   熟记几百余个品种的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性状、特点,是郭进考给农科院副研究员张士昌的第一个任务,“刚开始根本记不住,小麦长得都一样,觉得很没意思。”郭进考觉察后就定期组织种质材料讨论会,教大家认识亲本,讲述不同家族之间的关联,一点一点帮助青年科研人员夯实知识基础。吸收了满满的干货,张士昌越学越爱学,“有了方法,就知道怎么发力,暑天钻麦地也不怕了,一沉浸到里面,就忘了炎热。”

       团队成员在研究上有了新想法,郭进考积极鼓励探索,时刻保持关注,适时帮他们调整方向。一听说有新的种质材料适合成员的研究课题,无论距离多远,他立马协调取来供大家研究。在研究渐有成果时,他又时常叮嘱“要做自己坚信的事儿,也要留三分接纳更多人的建议”。为了拓展研究的视野,郭进考不仅经常带着大家去农民那里讨教“土方法”,还到国际知名研究所学习先进育种经验,同时与国内高校保持互动,为团队提供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良好环境。

       实践出真知,田间的事儿更是如此。整地要整细、整匀、整平,只为种子生长的微环境尽量一致……每一个环节的细微处,他都盯着不放松;五六月小麦灌浆期,几十项数据交叉,需要同时考察,为了保证严谨,他连续两个月密切跟踪,常常是凌晨天微亮到地里,深夜才回家。常年耳濡目染,成员们渐渐都成了“细节控”“严谨怪”,一切围着田间需求转,没有上下班概念。

       多年来,郭进考团队先后走出吕国朝、史占良、底瑞跃等6位国务院特贴专家,育种人才辈出,被河北省评为“巨人计划”创新团队。

       郭进考用一腔热血和赤诚,一股永不止步、永远向上的劲头儿,兑现了让父老乡亲们都能吃上白面馒头的承诺。驻足他最初起步的地方——辛集市马兰农场,一株株茁壮的麦苗正拔节生长,绿意勃发。

 

 

 


编辑:刘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