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发现“野败”传奇 袁隆平的学生、助手李必湖对往事的回忆

  • 来源:华声在线
  • 日期:2021-07-10
  • 8082
摘要:杂交水稻人人皆知,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目前国内外种植的杂交稻,83%以上的组合和面积都是"野败"的细胞质,也就是说“野败”是83%以上杂交水稻的老祖宗。那么,谁是“野败”的发现者? 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的学生和助手、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出生在湖南沅陵农村的土家族汉子李必湖。

       杂交水稻人人皆知,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目前国内外种植的杂交稻,83%以上的组合和面积都是"野败"的细胞质,也就是说“野败”是83%以上杂交水稻的老祖宗。那么,谁是“野败”的发现者? 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的学生和助手、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出生在湖南沅陵农村的土家族汉子李必湖。42年前他在袁隆平技术路线指引下,在海南三亚南红农场附近寻找到了“野败”。

       6月25日,由省科协主办、省老科协承办的全省科协系统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座谈会在长沙召开,李必湖教授应邀出席会议。我闻讯后在会前的一个晚上专门到湖南宾馆看望了他;第二天又会前和会后,抓紧时间跟他一起追忆了敬爱的袁隆平老师,并听他回忆研究杂交水稻往事。

       “这是我在‘野败’发现地唯一的留影”

       我是1978年有幸结识李必湖教授的,曾多次报道过他为杂交水稻研究做出的贡献。这次见到李必湖,我送两张他站在“野败”发现地放大了的老照片,他接过照片连声说“这是我在发现地唯一的留影。现在这里修了高速公路,这两张太珍贵了”。

照片由谭毅挺摄

       我请李必湖教授再讲讲寻找“野败”的往事,尽管我曾经采访报道过这些往事,但在追念袁老师的时候再听他讲讲发现“野败”的全过程,能又一次深深地体会到袁隆平、李必湖、尹发奇“师徒科研三人组”开创杂交水稻研究的艰辛!

杂交育种的研究,人类已进行了许多年,1719年英国植物学家费尔柴尔德以石竹科植物为材料在世界上首次获得人工杂交品种后,杂交育种研究不断得到发展。但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一致认为,水稻没有杂交优势,找几朵水稻花粉在试验室里做做实验还可以,要用于生产那就是天方夜谭!也难怪,一株稻穗能开出200-300朵小花,每朵花的直径不过三四微米,从开放到关闭也就1个多小时,根本无法像玉米杂交那样套个纸套子就可以避免自身的雄花粉飞到雌花中。

       水稻没有杂交优势这个传统理论,被袁隆平老师突破了。他从一株天然杂种的稻株中找到灵感:为什么不另辟蹊径,培养出一批雄性不育、只开雌花水稻实行杂交呢?从而确定了雄性不育的水稻株,进行“三系配套”杂交水稻的研究方向。

       “三系配套”的基础是培育“不育系”,这是变水稻自花为异花授粉的桥梁。 1968年,省科委批准成立杂交水稻课题组,将袁隆平老师的两位学生李必湖、尹发奇配给他当助手。被袁老师称之为“师徒科研三人组”的课题组成立后,寻找可形成杂交优势的“母水稻”就成了袁隆平老师和李必湖、尹发奇研究的第一要务。

       袁老师规范的技术路线是从三个领域寻找可作为杂交水稻母本的雄性不育株,然后进行杂交:一是不同“血缘”的品种间杂交;二为生态缘远的品种,即早中晚稻品种间相互杂交;三是系统发育上的远缘关系品种间杂交,从野生稻里选育雄性不育株,然后与常规稻进行杂交。为了找到理想的雄性不育材料,“师徒科研三人组”从湖南到云南到海南,费尽了千辛万苦,找了几千个水稻品种与栽培稻雄不育株杂交,可没有一个品种能保持雄花不育性的。袁隆平发现根源所在:所有的品种虽然地域相隔很远,但实际上仍属于长江流域一带的品种,于是目标对准了野生水稻。中科院院士丁颖教授在华南农大建立的水稻生态室里有不少野生稻品种,可选用来与栽培稻品种杂交产生雄性不育材料,可经验不足没有成功。

       1970年秋,袁隆平带着课题组第二次来到海南三亚的南红农场,他们三人到处向农场职工打听附近有没有野生稻?农场职工开始都说“没有听说过”。海南应该会有野生稻呀?为什么打听不出来呢?后来才发现,当地群众把野生稻称之为“假禾”,于是李必湖就找到农场技术员冯克珊,打探野生稻的群落在海南的分布。

       这年11月23日,是李必湖终生难忘的日子。海南的初冬本来比较热,但那天特别热,太阳火辣辣的。冯克珊驾着辆牛车来到课题组,说我带你们去找野生稻,这时袁隆平老师正在北京向中国农科院著名遗传学家鲍文奎请教,李必湖闻讯后立即喊同伴一起上车,可同伴们分别有些事要办,他就一个人跟着冯克珊上了牛车。

       野生稻离课题组住地约三华里,冯克珊把李必湖带到一条老旧的铁路涵洞边沼泽地,那里有一大片野生稻。冯克珊因农场有事,把李必湖放下后离开了。李必湖站在沼泽地边上,目光向机枪一样在野生稻丛中扫来来去,终于看到野生稻深处,远远地有一蔸雄花长得特别异常的野生稻,“这不是一蔸典型的雄花不育的野生稻吗?”李必湖兴奋得近似发狂,脱了鞋子直奔那蔸野生稻,丝毫没有考虑到里边有没有水蛇和蚂蝗,更没有考虑到陷入沼泽的危险。走近一看,太理想了,他从来还没有见过如此理想的不育系株!他琢磨一阵后便立即小心翼翼地把这蔸稻蔸连根带泥挖了出来,脱了身上穿的衬衣,把它包了起来。裤子全泥无法穿,就缠在脖子上,穿着沾满泥的鞋,抱着理想的雄性不育株,高高兴兴地走回住地。这蔸野生稻本身不很沉,可那一大堆泥的份量可不少,打着赤膊的李必湖就是这样抱着它,顶着烈日走了三里多路。回到试验田,李必湖虽然累得快走不动路了,但还是立即小心翼翼地把这蔸禾在试验田里栽植下来。

       “袁老师连声说;‘高级!高级!高级!’”

       找到了如此理想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材料,李必湖立即打电报给袁隆平老师。袁老师喜出望外,连夜赶回三亚,那时没有条件坐飞机,行程足足用了好几天。

       在等待袁隆平老师回来的那几天,李必湖每天提水浇灌,守株待花,开一朵,就小心地用镊子夹着栽培稻的雄花与之杂交。一连5天,杂交了65朵小花,终于收获了5颗金灿灿的杂交种子。

       李必湖回忆说:“袁隆平老师风尘仆仆赶回基地,我就拉着他去看那蔸野生稻。袁隆平老师连声说:‘高级!高级!高级!’”当即为这蔸野生稻命名为“野败”。

       "野败"的发现和转育成功,结束了杂交水稻研究徘徊的局面。袁隆平“师徒三人组”无私地把"野败"材料分送给13个省市的科技人员,开始了全国性协作攻关。1973年,终于完成了水稻杂交"三系"配套的创举,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籼型杂交水稻在全国应用推广以来,累计种植面积30亿亩,增

       产稻谷3500多亿公斤,增纯利逾千亿元,先后被引种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项农业技术转让给美国,李必湖赴美国德克萨斯州传授制种技术,实现了机械化制种产量零的突破。

       李必湖发现了“野败”,受到袁隆平老师极大的赞扬,得到了国家充分的肯定。1981年国家向杂交水稻研究者颁发国家首个特等发明奖时,第一受奖人为袁隆平,第二受奖人则为李必湖。

       李必湖发现“野败”之后,还出现了一些奇谈怪论:发现“野败”的“传闻”版本竟达5个之多,一为散步偶然发现,二为在洗澡时从河边拾来的,三为钓鱼时钓出来的,四为拉尿拉到“野败”上带回来的,五为买米时从路边碰到的。无论哪个传说都只是说李必湖不是靠艰辛奋斗,只是靠运气才偶然发现了“野败”。

       如果说是一些小传闻也就罢了,学术界也有人说“野败”是在一个小水沟里找到的,言下之意,很容易被发现。为了让读者了解李必湖发现“野败”的真实情况,1982年初夏我到海南采访南繁育种工作时,专门请李必湖带我到“野败”的发现地拍照。我们乘手扶拖拉机到了那片沼泽地,眼前是好大的一片野生稻,我请李必湖站在找到野败的地方拍了两张照片,一张为近景,一张为远景。拍摄远景就是让照片说话:李必湖是在大片野生稻中,慧眼识珠找到了“野败”。

       李必湖寻找到“野败”,到底是不是带偶然性?我曾经请教过袁隆平老师。袁老师肯定地说:“李必湖能找到‘野败’,看似偶然,其实不是偶然,是必然!从野生稻里找雄性不育材料,是我们既定的技术路线。我们三人研究水稻雄性不育性整整六七年,对这类材料太了解了,那个时候真正能够认识雄性不育材料的人,只有我们三个。只要有合适的材料,别人看到这蔸野生水稻不会当回事,我们三位肯定识宝。李必湖是按技术路线走到那片沼泽地,他对不育系水稻了如指掌,自然一下子就‘慧眼识珠’。这就是他找到‘野败’的必然性。”

       “袁隆平老师对我隆恩如海”

       “5月22日中午,我在家中惊闻袁隆平老师在长沙逝世,泪如泉涌,心如刀割。与袁老师几十年栉风沐雨、患难与共研究杂交水稻的历历往事,一一浮现脑海”。这次见面时,李必湖深情地对我说。

       去年11月份和今年1月份,他先后去长沙和海南看望袁隆平老师。在海南一见面,袁隆平老师指着李必湖的爱人陈利群说:“你现在改名了,我还是要喊你原来的名字陈用规哟,哈哈。”李必湖这两次跟恩师袁隆平都谈了许久,袁隆平不时哈哈大笑……

       李必湖说他能师从袁隆平,是他人生无比大的幸福。小时候的李必湖是爱玩爱闹爱淘气,还爱给人取外号。教他的生物老师脸略有些圆,又爱搞蕃茄稼接的试验,李必湖就给老师取了个外号“蕃茄老师”。可蕃茄收获的时候,李必湖发现“蕃茄老师”种的西红柿比其他人种的又红又大又润,一下子敬佩起这位老师,下了课就跟着老师学稼接学育种,爱科学的种子就这样经一位普通的农村教师,不经意地播撒在这位未来著名杂交水稻专家的心里。

       1964年,李必湖考进安江农校,一进入学校就发现袁隆平“跟一般老师不同”。水稻扬花抽穗时节是天气最热的时候,大家都在家午休,唯独袁隆平老师拿着放大镜在田里找来找去。李必湖问袁老师在干什么,袁老师告诉他在探索研究杂交水稻,还跟他讲了杂交水稻研究的意义。李必湖一听如醍醐灌顶,太伟大了!他心中的爱科学的幼小种子一下子破土发芽了,他要跟袁老师学习,助力袁老师研究杂交水稻。

       由于国家科委、省科委对杂交水稻的支持,袁老师的研究受到了国家的保护,并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需要从学生中为袁老师配备两名助手,当时有32位同学报名,袁隆平老师则毫不犹豫地选中了李必湖和尹发奇,“师徒科研三人组”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获得成功之后,农校要让李必湖当学校生产科的科长,袁隆平极力反对,推荐他到湖南农学院继续深造。李必湖获得大学学历后,仍然协助袁隆平搞研究搞推广。1982年,袁隆平老师调省农科院工作,怀有极为深厚“安江”情结的他要李必湖留在学校,为他守好这座杂交水稻研究的发祥地。

       李必湖没有辜负恩师的希望,他把安江农校办得红红火火,为学校升格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并扩校作出了重大贡献,聘请袁隆平老师任学校的荣誉院长。在担任学院院长的4年里,李必湖不仅为学院的建设殚精竭虑,还一直坚持在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线。他光荣地当选为中共十一大、十二大代表,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1998年,他担任了怀化市人大副主任,继续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先后获得成果26项。

       这次座谈会期间,我跟李必湖有说不完的话。会议结束后,我想留他一起吃中饭,他却笑着说:“下次,请你来怀化,咱们好好聊。现在,我马上要到(望城)科研基地去,那里有我的一个试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