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麦育种过程中,穗型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小麦的环境适应性和产量提升至关重要。目前,小麦穗型性状的表型变化规律及其遗传基础仍不清楚,相关调控基因和分子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郭自峰研究组与合作者利用在1900年至2020年种植的830份小麦材料鉴定了16个小麦穗型性状。分析研究发现,穗重、每穗籽粒数目和千粒重显著增加,而穗长没有显著变化。可育小穗数目的增加是由于退化小穗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每穗籽粒数目增多。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鉴定出49,994个显著关联SNP。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穗重、籽粒重和千粒重有利遗传位点逐渐富集。研究还构建了相关基因组区域的穗型性状关联网络。研究结果揭示了穗型性状育种选择和相互作用的遗传基础,为小麦穗型的调控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该研究成果于8月29日在线发表于Plant Cell & Environment。植物所特别研究助理刘洋洋、助理研究员申立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蔚睿,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孙梦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彭严春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郭自峰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建辉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郝元峰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项目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pce.15117
(分子生理实验室供稿)
中国育种过程中穗型性状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