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中国海带”:一段关于科技、梦想、坚持的传奇 | 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 来源:中国科学报
  • 日期:2024-08-02
  • 5000
海带,被誉为“长寿菜”
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等
它的药用价值还很高
是生物界出名的碘富集能手
如今海带早已是餐桌上的一道寻常佳肴
然而,在上世纪50年代
它却是许多中国家庭难以触及的“珍宝”
海带是一种冷水性海藻
原产于日本和俄罗斯
而我国海区夏天水温高
且北方海区少氮
并非海带的自然栖息地
当时我国每年都需进口1.5万吨海带
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面对这一现状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的
(该研究室今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科学家们深感责任重大
时任研究室副主任曾呈奎告诉同事们:
“我们研究海藻的,看到国家还要进口海带
感到羞愧和耻辱
我们应当努力工作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
让人民吃上我们自己生产的海带。”
曾呈奎深知
只有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海带的人工养殖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进口海带的问题
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1951年
海带养殖研究小组应运而生
他们以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为己任
踏上了研究海带养殖的科研征途
▲1957年,曾呈奎在实验室研究海带。海洋研究所供图
传统的海带养殖
要在秋天采孢子和培育幼苗
称为“秋苗”
然而“秋苗”养殖法存在诸多弊端:
海带小、含水量大、
产量低、大部分中途夭折……
这让科研团队陷入了困境
1953年的夏日
一项划时代的农业技术创新出现
并改变海带养殖业的命运
曾呈奎细心观察着海带的种种变化
突然发现,海带在夏季也能释放孢子
这让他灵光一现——
用夏苗代替秋苗?由海上改到室内?
于是,他们决定挑战传统
尝试在室内低温条件下培育“夏苗”
科研人员自建的一间低温实验室——
“冰箱房”
成了夏苗成长的摇篮
科研人员身着厚重的棉衣
在炎热的夏季里
为幼苗营造了一个适宜的、低温的生长环境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
夏苗终于成功问世!
它们完全避开了杂藻的威胁
延长了生长期
重量和大小都远远超过秋苗
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这是我国首创
在室内低温条件下成功培育海带幼苗
▲海洋所研究员蒋本禹向记者展示保存的苗片。廖洋/摄
然而,新的难题接踵而至
山东沿岸的海水营养盐含量少
海带难以长大
如何在大海中高效施肥呢?
在一次火车上的沉思中
曾呈奎找到了灵感——陶罐海上施肥法
利用陶罐的通透性
将无机氮肥溶液装入其中
让肥料通过陶罐壁上的微孔缓慢渗出
为海带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
这一创举不仅经济高效
而且减少了肥料的流失
使海带得以茁壮成长
当时的山东水产养殖场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前身)
技术负责人李宏基
进一步设计了三竿式小双架施肥方法
二者结合
在威海的两个海区同时进行规模性生产试验
成功获得第一批用人工施肥方法生产的商品海带
如今
这已经成为海洋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以独特的优势
提高了海带的产量和品质
也促进了海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955年
曾呈奎决定组织科技人员
开展海带南移栽培的研究工作
多家单位共同参与
1957年
科研人员证明我国南方部分海域
完全可以栽培生产商品海带
1958年
水产部在大连开办海带养殖培训班
浙江、福建、广东三省派技术人员参加培训
我国正式掀起如火如荼的海带养殖产业浪潮
▲1965年,曾呈奎(右一)向来访的外国科学家介绍海带生长情况。海洋研究所供图
中国的人工栽培海带从诞生到推广应用
历经10年
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我国海带总产量已达到30万吨干品
是日本和苏联自然海带产量之和的6倍
震惊了世界藻类学界和水产养殖学界
1978年
“海带养殖原理研究”项目
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海带大规模海上养殖取得巨大成功
这不仅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经典事例
也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作出了中国的重要贡献
▲海带国审新品种“中宝1号”示范推广。海洋所研究员逄少军供图
70年的耕耘与发展
一代代中国海洋科学家接力前行
我国成为世界头号海带生产大国
“中国海带”已经成为
我国海洋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这个来自深海的“绿色使者”
为世界粮食安全编织了坚实的蓝色防线
它不仅仅是一段关于食物的故事
更是一段关于科技、梦想、坚持的传奇

 

阅读全文请见

书写中国的“海带传奇”

 

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曹旸